分类: 博客文章

2022年度总结

今年已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第三年,各行各业,乃至整体经济持续受到冲击。

对于上海人民,今年最深刻的记忆,一定是上半年两个月的封控生活,从3月开始,疫情快速爆发,到3月底,已是每日几千例,4月1日起,上海全域进入静态管理,我们所有人都被封在家里,这一封就是2个月,直到6月1日解封。这2个月,大人们居家办公,小朋友上网课,然后就是抢菜、团购、领物资、核酸检测,起初我对疫情并不是很担心,但随着病例数越来越多,楼栋里也出现阳性后,我也开始有些紧张,一方面是持续封控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今年儿子要参加中考,如果一旦被感染,进了方舱,考试势必受巨大影响,所以到后来,一家人变得格外谨慎,口罩、防护、消毒一样都不能少,还好安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疫情对生活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真的不想再发生封控这样的情况了,谁知到了年底,疫情防控策略180°转向,完全放开了。

公司的业务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团队克服封控困难,完成了重点项目的研发,及时上线。今年在技术上,我主导了团队在图像方面的AI应用,大家一起研究目标检测、OCR等技术,实现了图片背景虚化、智能遮挡、证件隐私信息智能打码等多项功能,我感觉AI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较为成熟,AI应用还是要基于场景,另一方面,AI应用,还是要基于数据,如果没有积累足够的数据,很难达到效果,我们今年就是花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图片数据的标注。

采用Mask R-CNN模型实现智能车牌遮挡

今年互联网行业一片萧条,无论是国内国外,听到看到最多的是裁员,我在去年总结时说过Facebook改名为Meta,标志Facebook将从一家社交公司改变成一家元宇宙公司,但人类生产生活脱实向虚,将是多么的可怕,没想到这才1年时间,Meta就大举裁员超1.1万人,约占Meta公司员工总数的13%,裁员原因不一定完全是元宇宙,但业务不能达到预期,成本高昂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互联网高速发展了20多年,已经成为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就像水、电、高速公路一样,已经没有增量市场了,互联网行业也逐渐回归正常,成为一个普通行业,高增长高溢价的时代结束了。未来,互联网只是工具,大家只要聚焦解决痛点、创造高质量内容、运用好平台,仍然是有机会的。

今年对我来说,还有一段独特的记忆,就是儿子的中考。按照国家政策规划,中考的分流率大概是50%,也就是只有50%左右的学生能进入高中,而另外50%的学生分流到职业教育,相信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能考上大学,所以中考是孩子们人生旅程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考。这一年多来,我都在不断辅导儿子的功课,他的成绩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但是今年的疫情,对于中考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第一是接近3个月的网课,3-6月正是冲刺阶段,教学质量很难保证,而且考试测试太少,好在我们都在家中,可以跟踪监督,另外也少了上学放学这些时间的浪费;第二是考试延期,比往年正常的考试时间延后了约20天,至7月上旬;第三是考试科目变化,理化实验、英语听说、体育都免试了,直接满分计入总成绩。除此之外,今年还是上海中考录取制度改革后的第一年,分配到区、分配到校、统一招生的制度,也是家长、学校第一次经历,受疫情影响,原本分配到区、分配到校的面试环节也取消了,按分数高低录取,成绩公布时间也是改了又改。

中考考场

7月11日,儿子踏入考场,考试的两天,正是上海最为炎热的时候,接近40度的高温,孩子和家长都承受着炙烤,12日考试结束,除了数学科目最后的大题有点缺憾,其他科目都是正常发挥。等待出成绩的这段时间,我太太总是会担心,怕出意外,比如填错答题卡之类,而我相对平和,相信已经付出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一个好的结果,8月6日成绩发布,分数达到了预期,进入市重点高中没有问题了,这一年多的辅导与儿子自身的努力都值得了,9月,带着新的期望,儿子进入了高中,也开始了住校的生活。

今年继续读书,《跃迁》、《爱彼迎传》、《UNIX传奇》、《俞军产品方法论》、《产品三观》、《奈飞文化手册》、《可复制的领导力》、《张一鸣:平常人也能做非常事》、《小米创业思考》、《硅谷之火》、《AI未来进行时》,其中《小米创业思考》很值得一读,雷军详细讲述了小米的创业方法论,对创业者有指导意义。英语学习也在继续,在背单词的“扇贝网”上的打卡记录是2391天。

疫情的影响,旅游已经成了奢望,到处的核酸检查、健康码,运气不好的话还有可能被隔离,所以今年我们哪也没去。

今年我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人生应该活出真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知乎上看到一段给中年人的箴言,分享一下:

1.不要把年龄当做压力,活出真我,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树立目标,制定计划,给人生做减法,专注执行。
2.爱自己,戒掉不良嗜好,坚持健身,保持身体活力,避免疾病缠身,尤其是心脑血管代谢等慢性病。
3.坚持学习,按照自己的目标下意识的积累知识,每天不低于1小时,有必要时候去考几个有用的证。
4.管理好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少言多听,不因心情波动折磨自己,与人争斗,做事有原则,为人不卑不亢。
5.减掉没有意义的交际,多去融入圈子,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多结识良师,少结识挚友,人性本善本恶,自私是人的本性。
6.有机会多做利他的事,不要做舔狗,也不要做铁公鸡。凡事三思而后行,学会雪中送炭,少做锦上添花的事。
7.善待自己,关爱家人,多沟通陪伴家人,该放下的放下,多感恩,多付出,那是你最后的阵地。
8.学会理财,减少娱乐支出,养成良好的财务习惯,不要轻信短平快回报,细水长流,稳定压倒一切。

2023年,工作方面希望团队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在AI等新技术方面能深入,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希望孩子学业能进步,为3年后的高考打好基础,希望家人健康。疫情终将结束,所有人都将过上正常的生活。

封面图片:家附近的立交桥与晚霞,拍摄于2022年7月2日中考前。

2021年度总结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仍然没有明显好转,不知何时是尽头,好在我所在公司的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小。

从新年开始,我们研发团队的所有开发小组都开始执行Scrum敏捷开发,敏捷开发体系建设完成。在完成各项产品开发任务的同时,上半年我着重研究AI技术,关注AI在业务场景的应用,和团队一起分析产品逻辑,安排团队完成了B端用户画像,与AI团队一起讨论智能推荐的模型算法,我不禁感叹,短短几年时间,智能推荐就已经从我刚接触时的协同过滤变成了如今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在推进团队对APP的智能推荐进行了改造升级后,从统计数据上看,改造之后的模型推荐效果要好于之前,但智能推荐是需要持续优化、不断演进的,AI团队仍然在继续努力。下半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正式施行,国家、社会、民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度空前高涨,我们的很多工作也是围绕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展开,为了提升信息安全等级和对个人数据的严格保护,我与团队设计并上线了新的数据加解密中心,并对重要数据加密升级保护做了规划,预计在明年完成所有重要数据加密升级。

学习用TensorFlow训练基础的Fashion-MNIST数据集

今年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互联网的发展,在去年总结时,我说过“行业互联网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没想到今年,阿里巴巴和美团就因为垄断被处巨额罚金,看来国家也看到了互联网巨头垄断的危害,从而下决心出重拳打击,以儆效尤,估计腾讯、携程们也会瑟瑟发抖。纵观今年,各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增长似乎都到了瓶颈,电商交易额、在线广告的增长都趋于平缓,完全没了以往高歌猛进的势头,加之国家打击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反倒是一个个噤若寒蝉,甚至到了年底,爆出爱奇艺等多家大厂大幅裁员的消息。

平台的商业本质是流量,谁控制了流量,谁就控制了终端用户获取资讯、商品、服务的通道,接下来只要收“买路钱”就可以了,这几家头部的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始终无法下沉到具体行业中,无法真正给实体企业赋能,是因为“平台”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用最轻的资产,撬动了最高额的利润,这也是资本眼里最好的模式–“轻资产,高毛利”,互联网巨头热衷于与垄断,就是要不断的控制流量,攫取利润。去年总结时,我也说过“互联网C端流量已到瓶颈”,目前看来互联网C端流量已经见顶,格局已定,要获取新流量,就是要对现有流量进行重新分割,从存量流量池里切,成本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头部互联网企业增长趋缓的原因之一。除非互联网形态有革命性的变化(比如从PC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目前的流量格局不太会发生变化。Facebook在10月底改名为Meta,标志Facebook将从一家社交公司改变成一家元宇宙公司,我想Mark Zuckerberg就是在赌未来的互联网形态是VR、AR,但人类生产生活脱实向虚,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2021年,仍然没有出现现象级的创新产品或创业公司,在互联网形态和流量格局固定的情况下,也似乎很难出现优秀的创业企业,但也不是没有机会,我还是坚持以输出优质内容为导向,优质内容的形态其实非常广泛,资讯、产品、服务都可以包装成优质内容,优质内容的制造者,根本不用担心流量来源,而是运用现有的平台。根据网络间接外部性,在平台一端用户(C端)数量足够的情况下,另一端的优质内容提供者对于平台价值的贡献远大于C端用户,所以平台对于优质内容提供者的重视程度也远远高于另一端的C端用户,这也是为什么垄断是要商户“二选一”的原因,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优质内容的提供者会选择成本低流量大的平台分发内容,通过内容变现。

今年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也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随后“双减”政策落地,培训机构关门,小朋友们不用再在各个培训学校间疲于奔命,虽然我们没有给小孩报什么辅导班,但对于这个政策是赞成的。今年我儿子进入初三,明年就要中考,上海中考的淘汰率非常高,大概只有50%的小孩能上高中,所以中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高考。从年初,也就是初二下半学期开始,我就开始抓儿子的学习,好在初中的知识我记忆比较深刻,我负责数理化,我老婆负责英语语文,在暑假的时候,我把初三上半学期的数理化三门课全部讲了一遍,初三学期开始,每天晚上和周末都要辅导他功课,和他一起做题,儿子的成绩确实有所提高,但距离考上特别好的高中还是有点差距,仍需要努力。

做儿子的习题

今年读了不少书,《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幕后产品:打造突破式产品思维》、《成为乔布斯》、《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创新公司 皮克斯的启示》、《敏捷团队绩效考核:KPI、OKR和360度评估体系的应用与实践》、《一往无前 雷军亲述小米热血10年》、《生生不息 一个中国企业的进化与转型》、《我在小米做爆品》、《未来算法》、《能力陷阱》、《底层逻辑》、《闭环思维》,其中《成为乔布斯》从另一个侧面讲述了乔布斯的故事,让我坚定了持续打造团队、追求卓越的决心。上半年研究AI,所以阅读好了几本深度学习的技术书籍,《TensorFlow深度学习算法原理与编程实战》、《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机器学习实战:基于Scikit-Learn、Keras和TensorFlow》、《Python深度学习》、《TensorFlow深度学习——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深度学习推荐系统》,还学习了几门“极客时间”网站上的在线课程,《推荐系统三十六式》、《深度学习推荐系统实战》、《TensorFlow 2项目进阶实战》、《朱赟的技术管理课》。在背单词的“扇贝网”上的打卡记录是2085天。

读书

今年由于辅导小朋友功课的缘故,平日没怎么跑步,也就是在周末2天跑跑,但每天晚上吃的很少,体重没有明显反弹,算是保住了去年减肥的成果。

疫情一直不消停,加之小朋友学业紧张,一整年都没有出去旅游,等明年中考结束,疫情有所好转,一定带着家人好好出去玩玩。

2022年,在工作中希望达成“数据加密升级”、“微服务架构改造完成”等几个目标,提升团队整体综合素质,持续创造价值。生活中希望儿子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家人身体健康。最后还是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所有人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封面图片:家里露台上的葡萄架,拍摄于2021年8月7日。

在pyenv环境下安装支持Mac M1芯片的TensorFlow

从TensorFlow v2.5开始,可以通过tensorflow-metal PluggableDevice使用Mac M1芯片的GPU加速训练。

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苹果“Getting Started with tensorflow-metal PluggableDevice”文档中的步骤安装即可,但我的M1芯片MacBook Air中安装了pyenv,pyenv 是一个 python 版本管理工具,可以方便的在工作环境中安装、管理和切换不同版本的 python,所以我尝试在使用pyenv的情况下,安装TensorFlow。

系统要求,macOS 12.0+,需要先安装好Xcode Command Line Tools,安装命令

xcode-select --install

pyenv的安装和配置请参考网络教程,通过命令

pyenv install --list

可以列出所有可以安装的 python 版本,也会包含anaconda、pypy等不同的版本。

接下来安装Miniforge,这是由于Anaconda 无法在 M1 上运行, Miniforge 是用来替代它的。执行命令

pyenv install miniforge3

会安装最新版本的Miniforge3-MacOSX-arm64,使用pyenv versions命令,可以列出所有被 pyenv 管理的 python 版本。

通过pyenv命令,设置当前 shell 所使用的 python 版本为miniforge3

pyenv shell miniforge3

使用conda创建名为“tensorflow”虚拟环境,并激活,这里使用的python版本为3.9.5(TensorFlow所需)

conda create -n tensorflow python=3.9.5
conda activate tensorflow

安装TensorFlow dependencies

conda install -c apple tensorflow-deps

如果是升级安装新版本的TensorFlow,建议使用

# uninstall existing tensorflow-macos and tensorflow-metal
python -m pip uninstall tensorflow-macos
python -m pip uninstall tensorflow-metal
# Upgrade tensorflow-deps
conda install -c apple tensorflow-deps --force-reinstall
# or point to specific conda environment
conda install -c apple tensorflow-deps --force-reinstall -n tensorflow

安装TensorFlow

python -m pip install tensorflow-macos

安装tensorflow-metal plugin

python -m pip install tensorflow-metal

至此,TensorFlow就安装成功了,执行

conda deactivate
pyenv shell --unset

可以关闭conda虚拟环境,取消设置当前 shell 的 python 版本。

在PyCharm里使用安装在pyenv里的TensorFlow,步骤如下:

在PayCharm里新建项目

选择“Previously configured interpreter”,并点击后面的 “…” 按钮,弹出“Add Python Interpreter”窗口

选择左侧的“Conda Environment”,然后点击“Interpreter”下拉框后面的“…”按钮,弹出“Select Python Interpreter”窗口

选择miniforge3下“tensorflow”这个虚拟环境下的python文件地址,点击“OK”

在“Add Python Interpreter”窗口中,可以看到“Interpreter”已选中我们刚才所选的Python文件地址,同时选中“Make available to all projects”,也就是这个Interpreter可以被所有项目使用,点击“OK”

在“New Project”的窗口中,即可以选择我们刚才创建的“Interpreter”,点击“Create”,项目创建成功。

在main.py中测试一下TensorFlow

执行结果

我们安装的TensorFlow版本是2.7.0。

个人及中小企业SSL/TLS证书选购指南

出于网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网站(服务端)采用SSL/TLS证书,目前绝大多数的商业网站都使用了SSL/TLS证书,如果网站未使用证书,Chrome、Edge、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会在地址栏提示该网站“不安全”,同时Apple应用商店、微信小程序等都要求开发者必须使用SSL/TLS证书。

SSL 协议由网景公司开发,后来被 IETF 标准化,正式名称叫做 TLS,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应该还是 TLS 1.2,但一些网站已经开始使用TLS 1.3。SSL/TLS 可以认为是同一个协议,不过版本不相同。SSL/TLS的作用在于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监听或篡改,避免钓鱼网站,与网站访问者建立信任,提升搜索引擎排名等。

SSL证书按照验证级别来分的话,可分为:域名型SSL证书(DV,域验证)、企业型SSL证书(OV,组织验证)、拓展性SSL证书(EV,扩展验证),由于OV和EV证书价格昂贵,个人和中小企业选择DV证书就可以基本满足安全性需求了,而且在申请过程中,只对域名所有权进行验证,验证方式也比较简单,签发过程只需要几分钟到几小时。

DV证书的品牌很多,相对廉价的证书品牌有Sectigo(原Comodo)、RapidSSL、FastSSL、AlphaSSL。

Sectigo(Comodo)自己拥有四个根证书,分别是COMODO RSA Certification Authority、COMODO ECC Certification Authority、USERTrust RSA Certification Authority、USERTrust ECC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RapidSSL是DigiCert旗下的廉价证书品牌,使用DigiCert的根证书。

FastSSL也是DigiCert旗下的廉价证书品牌,使用DigiCert的根证书。

AlphaSSL是GlobalSign旗下的廉价证书品牌,使用GlobalSign的根证书。

可能是信息差的问题,国内代理这几个品牌SSL证书的网站,在定价上都比国外网站高了许多,动辄几百几千人民币。

国内销售价格
国内销售价格

但实际购买这些证书用不了这么多钱,接下来我就介绍几个比较便宜的购买SSL证书的国外网站。

1、SSL2BUY(https://www.ssl2buy.com/

品牌产品1年价格(美元/年)一次性购买5年(美元/年)
ComodoComodo Positive SSL(Comodo单域名DV证书)$10$8
ComodoComodo Positive SSL Wildcard(Comodo通配符DV证书)$60$44
RapidSSLRapidSSL Certificate(RapidSSL单域名DV证书)$20$16
RapidSSLRapidSSL Wildcard(RapidSSL通配符DV证书)$84$67.2
AlphaSSLAlphaSSL Certificate(AlphaSSL单域名DV证书)$20$16
AlphaSSLAlphaSSL Wildcard(AlphaSSL 通配符DV证书)$42(¥267.26)$34(¥216.36)

2、ChepSSLSecurity(https://cheapsslsecurity.com/

品牌产品1年价格(美元/年)一次性购买5年(美元/年)
ComodoComodo Positive SSL(Comodo单域名DV证书)$7.99$5.45
ComodoComodo Positive SSL Wildcard(Comodo通配符DV证书)$67.95$52.95
RapidSSLRapidSSL Certificate(RapidSSL单域名DV证书)$11.95$7.61
RapidSSLRapidSSL Wildcard(RapidSSL通配符DV证书)$89$69.42
FastSSLFastSSL DV Certificate(FastSSL单域名DV证书)$6.85(¥43.58)$4.39(27.94)
FastSSLFastSSL DV Wildcard(FastSSL通配符DV证书)$58.75$41.95

3、Namecheap(https://www.namecheap.com/

品牌产品1年价格(美元/年)一次性购买5年(美元/年)
ComodoComodo Positive SSL(Comodo单域名DV证书)$10$5.99
ComodoComodo Positive SSL Wildcard(Comodo通配符DV证书)$82.99$41.99

根据上面比较,可以看到,个别产品的价格折算人民币后是国内的1/10,所以单从价格角度,如果购买单域名DV证书,推荐ChepSSLSecurity的FastSSL DV Certificate(FastSSL单域名DV证书),如果购买通配符DV证书,推荐SSL2BUY的AlphaSSL Wildcard(AlphaSSL 通配符DV证书),另外,每年11月份黑五大促,Namecheap上会有大幅打折的商品,今年(2021)黑五Comodo Positive SSL Wildcard(Comodo通配符DV证书)一次性购买5年的价格为146.95美元(合29.39美元/年,即人民币187.02元/年)。

在上述几个网站上购买SSL证书,只要有支持美元的信用卡或是Paypal就可以,购买过程非常简单,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购买,购买后,也不用马上进行证书签发,等需要用时进行签发即可。

2020年9月1日起,在三大浏览器(Apple Safari、 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的推动下,SSL/TLS证书最长有效期变更为13个月,同时,全球各大证书权威签发机构已停止签发有效期超过1年(398天)的SSL证书。2020年9月1日后签发的有效期超过398天的证书,三大浏览器(含手机、平板及PC端)都会提示“不安全”。如果一次性购买了多年,只要在每年(即398天前)重新签发证书并更新服务器配置就行了。

上海新能源汽车购车记

由于我和我太太都需要开车上班,目前家里只有一辆沪牌的燃油车,所以计划再购置一辆用于代步的汽车。众所周知,上海牌照一直采用拍卖方式,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目前一块牌照10万块左右,而且基本上拍不到,但当前上海购置新能源汽车是送专用沪牌的,考虑到这个政策以及上海市区限行规则肯定会越来越紧,而且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也比燃油车小很多,所以我们决定买一辆纯电的新能源汽车。

选车方面比较简单,因为只用来代步,所以经济实用为首要考虑因素,目标确定为20万元以下的国产车,家里已有的燃油车是SUV,所以这次就选轿车,而且也不追求过高配置,满足基本出行需求即可。趁一个周末,我和太太去了几家4S店,先看了荣威Ei5,厂商指导价12.88-16.11万元,价格还行,就是车门太薄,轻飘飘的,另外上海大街上很多这个车型的出租车,总体不满意。之后去了比亚迪,比亚迪的展厅很是热闹,热门车型当属秦PLUS,纯电版本价格12.98-17.48万元,但比亚迪实在太火了,加之全球芯片短缺,比亚迪的交付期至少3个月,时间长的超过半年,所以也不考虑了。最后去了广汽埃安,广汽除了本田、丰田,其他品牌在上海一直比较小众,路上看到的非常少,埃安(AION)也是一个刚独立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主打的就是2021年最新的AION S Plus这款车型,价格13.96-17.26万,我和太太试驾了一下,操控感还可以,其他方面包括车辆整体外形、座椅、中控等都还比较满意,但也没有现车,当时我们还不是特别急于购买,后来也没有再看其他车型,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埃安的销售打来电话,说店里到了几辆现车,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看过以后,感觉配置和颜色都还行,就定了下来,后面就进入了新能源购车的正式环节。

上海购买新能源车送专用沪牌,还是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流程,但好在2020年9月28日,上海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申领“一件事”在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一件事一次办”上线,其涵盖:新能源汽车购车资格查询、车辆信息确认、专用牌照申请等事项。在办理流程上实现“一网办理”、“只跑一次”,办理时间大幅压减,由原本的26-39个工作日减少至7-14个工作日内。

第一步(Day 1),购车资格查询。我们是在4S店销售的指导下,进入上海市“一网通办”网站操作。购车资格主要是看名下是否已经有新能源车,如果是非上海户籍,还要社保等其他材料,这次购车以我太太名义,我们都是上海户籍,名下也没有新能源车,所以这步很顺利,当场就过了,在“一网通办”里也可以看到“购车资格查询”办结。

第二步(Day 1),签购车合同,交定金。这步都是4S店里的常规流(tào)程(lù),但如果在车价上不能优惠,那就在其他东西上(贴膜、行车记录仪、脚垫、炭包等)和销售好好讨价还价一番,毕竟没签合同的时候都是“大爷”,销售也会为了做成这单,“假装”去和领导申请优惠,大家一番“做戏”后,终于达成一致,签了合同,同时给了2张表格,即《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安装登记证明》和《车位及允许施工证明》,回来找物业盖章,物业盖章大概花了2个工作日,拿到盖章材料后,申请充电桩电表,在“网上国网”APP中的“个人充电桩报桩”办理,要上传物业盖章的材料,申请当天就有电话确认,第二天国网电力的人就上门装好专用电表了。

第三步(Day 7),验车付款。签合同后大概1周,前往4S店验车,验车就是看看这辆整体有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比如漆面、轮胎、制造时间、行驶里程等。车款中一部分申请了广汽金融服务的贷款,其余部分支付好,就等提车了。

第四步(Day 11),申请充电桩,准备提车。验车付款之后大概2个工作日,贷款放贷完成,在线付了车辆保险费,4S店开出购车发票,然后在“广汽埃安”APP申请安装充电桩,同时申请临时牌照,临时牌照去车管所自己申请,5元工本费,把临时牌照带到4S店,4S店做提车前准备。

第五步(Day 13),提车。临牌送到4S店的第二天,前往4S店提车,此时新车到手,可以上路行驶了。

第六步(Day 17),安装充电桩。在申请安装充电桩后大概3天,有安装充电桩的公司工作人员会打电话来预约安装时间,我们约在周末来安装,安装充电桩花了2个小时左右,装好后要拍摄车位照片和车主手持身份证照片。安装充电桩是三方公司,每天的安装都是排的满满的,从申请到安装都要1周以上,我们还算是快的,从申请到装好6天时间,由此也可以看到上海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爆。

第七步(Day 25),车辆信息确认。在充电桩安装完成之后,4S店会把购车材料、充电桩材料提交给“一网通办”,注意,最终上牌时间和4S店提交材料的时间有很大关系,要最快上牌,就要催4S店尽早提交材料,一般在提交材料之后的第二天,在“一网通办”里就会显示车辆信息确认的待办事项,车主进行确认,该事项进入受理状态,等待“一网通办”里的审核确认,这个审核确认过程需要5个工作日。4S店在我们完成安装充电桩1周后才提交材料,所以期间又在“交管12123”APP上申请了第2张临牌(临牌只能申请2次,总长30天,如果临牌过期还没办出正式牌照,车就不能上路了)。

第八步(Day 30),专用牌照申请。在车辆信息确认步骤完成当天,“一网通办”里会生成专用牌照申请事项,其中一共有3个环节,即购置税申报、排放等级认证、机动车注册登记,在完成购置税申报、排放等级认证后就可以进行机动车注册登记,也就是上牌。购置税申报、排放定级认证可以在网上操作,我们并没有操作,由4S店操作完成,第二天通知我们凭证已经下发,可以去上牌了,在“上海交警”APP里预约最近的车管所次日上牌。

第九步(Day 32),上牌。我带上车主身份证(我太太的身份证)和代办人身份证(我自己的身份证),开车前往车管所办理车辆注册登记上牌,所需的其他材料,比如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等由4S店派专人在车管所配合提供。上牌总共花了2个小时,过程看以下视频。

至此,历时32天,完成了新能源汽车购买的整个流程,其中第七步,如果4S店尽早提交资料,可以节省大概一周的时间。

节能环保、绿色交通是国家战略,2021年2月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路面上的电动汽车会越来越多,上海市区的限行政策也会越来越严,趁着目前送牌照的政策,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响应国家号召,购买新能源汽车,我们在未来也将更多的使用电动车出行。

最后做个广告,如果你想把手中的燃油车卖掉置换新能源车,可以使用天天拍车二手车拍卖平台卖车,“全国卖家竞拍,高价卖车”,微信扫一扫,即可快速卖车!

天天拍车小程序

2021年的1024程序员节寄语

后天就是1024程序员节,公司在今天安排了丰富精彩的游戏活动和奖品,为大家庆祝这个节日,祝大家节日快乐!

二进制数是计算机的基本计算单位,而1024是2的10次方,用10月24日作为程序员的节日,朴实、自然,当然也带有一些不凡。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可以有机会选择这个职业。我从1999年开始从事互联网技术开发,深信互联网将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及全球近20年的发展,都来源于科技与互联网的进步,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工作、社交、购物、娱乐等等,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在这20年中,互联网科技巨头、独角兽、创业公司纷纷涌现,各领风骚,对于程序员的需求也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这个职业,程序员也用最低调、最踏实的一行行代码搭建起了这个科技的世界,可以说,我们在电脑上或手机上的每一次浏览、每一次点击,背后都是一个个程序员智慧与辛苦的付出。

程序员是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但也是最容易被淘汰的群体,技术在加速进步,移动互联网时代格局已定,人工智能、5G、物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一位程序员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我,跟上时代的脚步。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一往无前》,讲述小米公司的十年史,小米从2010年创立,到2019年实现2000亿营收,用了9年时间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而同样成为世界500强,华为用了23年、腾讯用了19年、阿里巴巴和京东都用了18年。在小米一大批技术人员财务自由的背后,是无数的压力与困难、痛苦与折磨,而最终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站在了浪潮之巅。

我们的公司是一家已经成立6年、年GMV超100亿、员工超过2000人的大公司,但依然是一个创业公司,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拼搏进取,努力成为行业领头羊,相信我们也可以创造像小米一样的奇迹。希望每一位程序员,能把自身成长与公司发展结合起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知难而进,勇立潮头,用一行行代码书写公司与这个行业的未来。

苹果Think Different广告的最后一句是“只有疯狂到 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而我相信“只有疯狂到 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程序员 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最后,再次祝大家1024节日快乐!

2020年度总结

2020年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将是难忘的一年。

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很多行业都受到冲击,对于我从事的旅游酒店行业来说,冲击尤为严重,加上无法外出,在过年期间,我就将办公室退租了,和同事在家办公。在产品上,我们开发了酒店预售,完善了会员功能,开发了微信、支付宝、百度、今日头条的多端直销小程序,但业务推广不好,产品并未得到实际的应用,也没有营收。

时间到了年中,我还是选择了去做职业经理人,加入了一家面向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公司,管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这个行业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所以我也重新开始学习业务,熟悉系统,了解团队中的每个人,经过半年时间,我也融入了团队,并为团队制定了新的KPI,组织每周技术培训,搭建了Scrum敏捷开发体系,在年底时,主要的开发小组都已经采用Scrum进行开发了,当然写代码也没生疏,开发进度紧张的时候也会参与到编码中。

再次创业铩羽而归,让我深深的思考创业,创业这件事情大概率是要失败的,不成功的因素太多了,此次创业,产品上已经用最少的资源,实现了核心需求的功能,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业务上的支撑,产品无法推广。另外,我也深刻的感觉到,创业越来越难,第一,创业成本高,人力、市场等等成本每年都在增长,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创业越来越依赖于资本,白手起家成功真是梦想;第二,针对旅游行业来说,毛利实在太低,这并不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这个行当里的从业者真是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除非是有规模的平台,高额的技术投入换不回相应的利润回报,根本没有投入产出比可言;第三,行业互联网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为保证自身利润,向资源方抽血,利用大数据,对用户杀熟。在旅游行业,这几年来都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创新产品,C端流量被携程、飞猪、美团几家瓜分挟持,在既有游戏规则下,也很难诞生出优秀的创业企业。

互联网C端流量已到瓶颈,但出现了一些新特性,即公域流量向私域流量转移;传统线上媒体形态向新媒体形态转移;C端消费受KOL、KOC、社交化、社区化的影响日趋明显,获客渠道也随之呈现多元化、分散化;计划性消费向随意性消费转移等等。今年受疫情影响,直播带货异常火爆,感觉商家如果不做直播带货,就要被淘汰了,但其中是否有MCN机构刷单刷流量,商家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目前实物商品的直播带货的闭环已经基本完善,但对于旅游酒店这类线下有时效的服务类的产品,完善的闭环还未形成,如果说旅游酒店行业创新还存在机会的话,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另一方面,我认为在任何时期,内容都是有生命力的,这点我体会非常深,做互联网这么多年,我觉得做的最好的还是1999-2000年期间做的个人网站,是通过内容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20年时间,内容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从中央化产生内容到UGC,从PC端到移动端,但内容的本质没有变化,优质的内容总是受追捧的,踏实的产出优质的内容,将内容转化成流量最终变现,也是另一个创业的机会。

今年读了几本书,吴军博士的《全球科技通史》、《态度》、《格局》、《信息传》,由于再次带团队做敏捷,所以又读了《敏捷软件开发:Scrum实践指南》、《敏捷软件开发:用户故事实战》、《敏捷转型,打造VUCA时代的高效能组织》、《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实践》,还有管理类的《OKR工作法》、《技术领导力》等;

今年我还是做了一件成功的事情,就是减肥,我曾在2016年的一篇Blog里说道,自己要坚持减肥,但这么几年来,在减肥这件事情上一直没做到,也没坚持下来。体重超标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而且我发现这世界上优秀的人基本没有胖子,成功人士在身材保持方面的自律同样是极度的严苛,所以从今年9月份开始,我下定决心减肥,每周至少5天跑步,每次跑4公里加1公里快走,周末时还会增加HIIT运动,同时控制饮食,每天晚上吃的很少,还是以蔬菜为主,几个月基本没有吃过大餐、甜食和饮料,终于到12月底,我的体重从8月最高接近87kg降到了75kg左右,体脂率从27.5%将到了23%左右,肚子是明显下去了,虽然还有些超标,但相信随着减肥的继续进行,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好。其实任何困难的事情,是要认真坚持,都是可以做到的。

前2年创业,英语的学习有些中断,今年我继续了英语的学习,目前在扇贝网上的打卡记录是1752天,后续会增加更多阅读和听力的训练。

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没有出国旅游,只是在8月份的时候,带着家人去了趟浙江绍兴,参观了一下鲁迅故居,让儿子看了语文课本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难过而又难忘的2020年就让它过去吧,2021年,在工作上希望能把目前的这支团队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公司输出更有价值的东西,在生活上希望家人健康,孩子学业进步,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让大家过上正常的生活。

图片:杭州西湖,拍摄于2020年8月16日。

2019年度总结

2019年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创业维艰”。

给客户交付的产品在年初就上线运行了,但在这一年中,产品都在不断的迭代升级,在整个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没有走弯路,这确实源于我对酒店业务的积累。

我一直在仔细思考我自身的价值,对于酒店的技术体系来说,从中央预订系统到会员管理系统、从分销到直销、从PC到移动APP,再到大数据商业智能,我确实清楚的知道搭建一个完整的酒店技术系统所涉及的各种技术与业务细节,甚至我作为一个外包开发商,反过来给我的客户讲酒店业务。

我虽然沉浸在产品细节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运营公司,不同于做产品,公司需要生存,几乎每一天,都在思考接下来的资金从何而来,煎熬与焦虑时刻伴随,无法平静。

2019年大的经济环境不好,酒店的生意也不好做,处处让你感受到深深寒意,互联网行业萧条,似乎一整年也没有出现现象级的产品,时不时还会爆出清盘或裁员的消息,2020年的形式依然不会有很好的改观。但通常危与机是并存的,在泡沫破裂或经济危机中生存下来的人,往往走向成功。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让你的客户赚钱,就好比酒店这门生意,核心在于让业主赚钱,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你的价值。

2019年值得高兴的事情,是在5月份的时候,我MBA毕业了,5月中的两周时间,我在美国参加了论文答辩和毕业典礼,并且我们小组在美东游览了一圈,去了纽约、尼亚加拉大瀑布、华盛顿、费城,美东的风格和美西不一样,相比来说我还是更喜欢美西一些。

展望2020年,希望我们在既定的业务方向上坚持下去,虽然创业依然艰难,但希望看到转机。

感谢这一年以来支持、关心、帮助过我的人,是你们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图片:华盛顿纪念碑,拍摄于2019年5月21日,华盛顿

2018年度总结

一年一年总是过的很快,这是我连续第四年写年度总结。

2018年对我来说过的有些曲折,在4月份的时候我离开了前前后后工作了8年时间的锦江,离开的原因,可以看我之前发的《再见锦江》,我走之后,团队也解散了,大家各奔东西。

从锦江出来后,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呆了大概3个多月,传统公司完全没有互联网的基因,实在不适合我,在经过了仔细思考之后,还是选择自己创业,创业的方向是我最熟悉的旅游酒店分销。

这已是我第三次创业,这次创业我并不想谈什么梦想,不想改变世界,也不想改变行业,我只想做一个务实、靠谱,不装B,不演戏,让客户满意,让员工幸福的公司。

选择创业也就意味着再次开始自我煎熬的生活,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动手了,配云主机,装服务器,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虽然近几年没有怎么系统的写过代码,但技术对我来说,捡起来还是件容易的事情。Linux下的Shell还是行云流水,十六七年的Java开发,我仍要再次深思架构,技术的底子在,学习新技术也很快,用一周的时间学习Vue,之后就上手全栈开发了,放了多年的CSS也重新拾了起来。好的是,这几年产品开发的基础好了很多,很多开发框架越来越成熟,很多事情不用从零开始,这与大型互联网公司对开源社区的贡献密不可分。

公司从9月份正式开始,到12月已经顺利完成产品一期的开发,比之前的计划还增加了很多新功能和特性,虽然公司人不多,但效率出奇的高,我有个粗略估算,有些功能如果由原来的开发团队开发,估计要1-2个月,而我们只要2-3天就完成了,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持续交付和精益创业。在锦江时,敏捷开发也做了多年,但做到后面,越来越流于形式,大多数迭代都无法正常完成,总有Story被延入下个迭代,更多的需求和想法排不进来。敏捷的本质还是高效和响应变化,是对开发个体能力极高的要求,所以不要把敏捷当成自己平庸的借口。一个公司或团队根本不需要很多人,Instagram在被Facebook以10亿美金收购的时候只有13个人。

创业给我另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我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讲求伯君当年做WPS,说“开发之苦不是病魔缠身,不是身心憔悴,而是孤独。”我突然感同身受,WPS求伯君写了12万2千行代码,我也统计了一下我们产品的代码,大约30万行,我估计我自己写了不到10万行,每天工作15个小时左右,有时候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就听到键盘的敲击声,在把产品做到极致的过程中,享受着孤独。

今年没怎么读书,就是因为再次创业,又读了孙陶然的《创业36条军规》,给自己些坚持下去的力量。

MBA的学业就快完成了,课程已经结束,小组在写毕业论文,明年5月去美国答辩后就可以毕业了。

在11月份的时候,我认识多年的著名天使投资人查立老师,邀我参与一家杭州做智能酒店自助设备的公司,这家公司刚刚拿到查立的天使轮融资,发展势头良好,整个团队高效投入,是高速发展的创业公司应有的样子。

今年我还做了一些反思,在之前的团队管理工作中,我仍然犯了“手软”的错误,我一直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更多的是希望员工通过自我驱动来不断提高,但我发现,这样的方式,只会培养出一帮小白兔,真正优秀的人,总会经历很多苦难和压力,对团队不能“手软”,必须严格并近乎残酷的要求。

2019年,希望公司在技术产品平台不断完善的同时,业务上也有所发展,把工具、营销、智能设备结合起来,深耕旅游酒店行业,让公司稳健前行。

再见锦江

大约2006年11月的时候,我加入了锦江德尔互动这家公司,这家公司还有个名字就是HUBS1,当时是锦江和美国德尔的合资公司,做的事情是为锦江搭建酒店中央预订系统(CRS)。我之所以加入这家公司,是我以前公司的上级Tiger在这里做技术总监,而我当时刚从掌上灵通出来,想创业但没太明确的方向,Tiger说反正你也没事,这个公司刚成立时间不长,而且技术相对薄弱,你过来做架构师,把技术好好整一下,当时我29岁,做互联网也已经有7年了,经历过1999-2000的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也经过了网易和掌上灵通的历练,技术正是纯熟的时候,虽然在掌上灵通我已经是研发经理,而到这边一个人也不管,但我觉得做技术还是比较纯粹,所以没太犹豫就加入了这家公司。

我之前的经历都是纯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行业离的比较远,而这家公司却是一个以传统酒店业务为核心的技术公司,进入这公司后我就开始学习业务,同时开始了解技术体系,说实话这家公司的技术也确实薄弱,很多事情都是从头开始。我刚进公司就发生一件事,当时负责IT运维的经理对在Linux下装Qmail头疼不已,可能是之前都是用Windows系统的缘故,而对我从2000年开始玩Linux的人来说没什么难度,1天时间就把Qmail搞定了,运维经理瞬间喜笑颜开。

HUBS1最早的系统是买的Genares(目前已被Sabre收购),基于这套系统开始运营,Genares系统给我们最大的作用就是标准,是国际上通行的酒店分销业务标准,当时Genares就跑在一台Linux服务器上,MySQL的数据库。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参考这套标准,研发自己的CRS系统,我们选择J2EE技术体系和Oracle数据库,内部系统代号叫FOG,也就是Future Of GDS。2006年到2007年Java技术体系比现在简单,但Spring、Struts、Hibernate或iBATIS已经在被使用,而对于我,除了Spring、Struts、Hibernate/iBATIS,我要搭建的是一套SOA架构的系统,SOA在当时技术领域也是刚开始流行,而我也并非为用而用,是要做到真正意义的系统分层和前后分离,我们采用了SOAP协议的Web Service,逐渐将应用服务化。到2009年的时候,Restful的服务开始出现,我们将一些服务开始进行Restful化,用简单的HTTP协议和Json数据格式,服务慢慢轻量化。

酒店数据具有三维性,即除了价格库存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纬度,由此引发数据量的大量增长,为了应对数据挑战,我进行了数据库表分区,在应用层面引入MQ、Memcached等提高性能。底层应用方面,公司的所有Linux服务器基本都是我安装配置的,包括内核优化、防火墙、应用服务器、负载均衡、Oracle等等,有时候对着SecureCRT就是一整天,我基本上可以顶一个SA和半个DBA。服务器装好后,和运维的同事一起搬到机房,亲手放上机柜插上网线。

随着研发的深入,我对酒店业务也不断的学习与理解,从酒店、房型、计划,到AIR,再到RateCode规则、衍生价,潜移默化中业务思想逐步融入架构中。

从2007年到2009年,FOG经过了3个大版本的升级,终于完成了SOA的体系化建设,一张完整的架构图成型。FOG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成为锦江的CRS系统,命名为JREZ。我对这个系统太熟悉了,几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时针对故障,几分钟内就能判断出问题出在哪里。我在这3年多里几乎没有休过年假,半夜被电话叫醒,起来解决问题也时有发生,节假日出去也是带着笔记本电脑和上网卡,可以随时解决问题。


(2007年在HUBS1)

2008年汶川地震,Tiger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奔赴震区,抗震救灾,但回来后没多久就辞职了,团队还是要正常运转,很多时候大家遇到事情就来和我商量,等到2009年的时候,公司决定让我来做技术总监,我开始带着这个40多人的团队继续前行。

2009年下半年,FOG已经成型,接下来只要继续演进就行了,这时候我曾经在掌上灵通时的领导来找我,想让我和他一起创业,创业是我一直的愿望,所以在2010年初,我选择去创业。

2010-2013年,我经历了艰难的3年创业,这3年中,技术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一个是云计算,一个是移动化。在HUBS1时我还未对操作系统做虚拟化,但到了2012年已经基本上开始使用云服务了,不要再自己买服务器,也不要自己安装操作系统了。移动方面,我开始用Objective-C写iOS程序,并把应用上架到App Store。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势不可挡的到来了。

2010年的下半年,HUBS1的副总裁包总找我,说准备筹办锦江电商,他将出任CEO,问我愿不愿来负责技术团队,我当时创业刚刚开始,确实无法加入,但我对包总说,锦江成立电商,整合资源,面向在线,是个好事,有任何技术上的问题需要我的,我一定会帮忙。后来我参加了电商的选型评审会,电商将采用毕博+Oracle做咨询顾问,构建业务和技术体系。

2013年5月份的时候,我从创业公司离开,一方面反思创业,一方面在寻找新的方向,包总知道我创业结束,就和我说,还是希望大家能一起共事,我对锦江了解,而且电商当时的CIO超群要去创业,我可以来接手技术团队。出于对包总的信任,以及对锦江酒店这套体系的了解,我决定加入锦江电商,负责信息技术。

锦江电商的技术基础非常好,软件方面,采用了Oracle的整套应用体系,硬件方面,采用了刀片服务器、硬件负载均衡、独立存储等高性能设备,并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了私有云,在研发方面,由ThoughtWorks培训并搭建了整套Scrum敏捷研发体系,系统应用也都是面向服务的Restful架构,总的来说,整个技术的起点很高。

我2013年7月入职,整个下半年,我都在熟悉这个体系,了解每个开发人员,与超群做好衔接。电商的技术团队分四块,即网站平台、会员、移动和IT基础运维。网站平台团队一方面负责锦江官网开发,另一方面也是提供各业务的基础服务,会员团队负责Oracle Siebel CRM的开发运行和BI,移动团队负责“锦江旅行家”APP研发,IT基础运维团队负责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的运维。网站平台、移动、IT运维对我都没太多难度,Scrum敏捷开发我在创业的时候也已经实践过,对我稍有挑战的是Siebel,Siebel是强大的CRM工具,我们也只用到了Siebel的部分模块,Siebel管理着上千万的会员数据,并基于各业务线的交易数据,为会员计算积分,Siebel的积分引擎非常强大,几乎可以满足各维度的积分规则。经过半年时间的熟悉,我已经对整套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014年,除了进行各业务条线的开发,我着手建立大数据团队,其实在2013年底的时候,我和超群就开始调研大数据,14年春节过后超群离职,组建大数据团队的事情,只有我来执行了。会员团队本身就有BI的职能,他们也是大数据的积极推进者,所以我们的大数据团队就是基于会员团队来组建,技术上采用Hadoop+Spark的组合,在业务方面,我给大数据团队提出了三个方向,1、促进营销;2、提升用户体验;3、为管理提供工具,具体来说,促进营销是通过大数据让营销更精准,提升用户体验是通过大数据为用户画像,并把信息反馈回前端系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为管理提供工具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形成数据面板、预测和收益管理等类型的工具。到2014年底,大数据团队完成了第一版的智能推荐,做到了在锦江旅游网站上向用户智能推荐旅游产品,并为会员打上了100多个标签,后续还完成了EDM的智能推荐,即发给每个用户的EDM内容是不同的。


(2014年8月,上海市长杨雄考察调研锦江,电商会员团队准备大数据成果演示)

移动团队负责锦江旅行家APP的整体开发和运营,这个模式激发出了移动团队的活力,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在2013年APP发展迅速,但锦江旅行家APP一直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锦江之星有独立的APP,并通过其自有渠道推广,锦江之星APP的体量要比锦江旅行家APP大很多,两个APP在市场上会有一种莫名的“竞争”关系,对用户也会有困扰,所以在2014年,锦江旅行家APP就改版为锦江礼享APP了(锦江礼享是锦江会员俱乐部的名称),突出会员的性质,在市场上与锦江之星APP有所差异化。改版之后的APP,产量仍然没有特别明显的提高,我深知移动的重要性,但移动之路还是很艰难。

2015年是最考验的一年,也是最辛苦的一年。电商虽然管理着锦江会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锦江之星也有一套会员数据,为了保证会员数据的一致性,我们和锦江之星一直采用会员数据双向同步的方式,但数据同步会出现很多问题,大量的运维工作因此而生,在双方的推动下,决定将锦江之星的会员数据全部合并到电商的Siebel系统,以后由Siebel统一提供会员系统及服务,同时将锦江之星官网也合并进入锦江官网,并开发锦江都城品牌的APP,这三个项目都由我来牵头,并计划在年中时上线。这三个项目同时进行,并且互相关联,特别对于会员,要满足锦江之星原有所有业务的需求,而且就在这个时候,负责会员的研发经理怀孕休产假,我只能承担所有的事情。会员整合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我只能面对一个个出现的问题去解决,不断的和锦江之星的各个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整个团队也是不停的加班,我极度紧张,出现血压高,无法入睡,半夜去医院的情况。项目上线后,有部分系统仍然不稳定,出现故障后恢复时间长,影响锦江之星正常业务操作,我们的压力极大,但也只能坚持,排查问题,寻找原因。到下半年,整个系统逐步稳定起来,各种问题都在减少,锦江的会员数据终于统一,并在业务上实现了锦江统一的大会员体系,锦江官网也包含了高星级和经济型各酒店品牌的预订,以及锦江旅游、租车、会员等业务,锦江都城APP可以覆盖锦江之星APP的所有功能,为以后APP整和做好了准备。2015年整个团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留下来的人都成为了团队的骨干,并且他们都会怀念这段时光,虽然辛苦,但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自身快速的提高。

(2015年整合项目时周末加班)


(庆祝项目上线的蛋糕–“同志们辛苦啦!”)

2016年的发生了太多变化,先是公司内部调整,把产品部门从业务部门划出来,形成一个比较独立的部门,这个改变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为了平衡,大数据团队转到了业务部门。移动团队一直是我最重点培养的团队,上半年我和移动团队策划了一个活动,就是从PC端向移动端倒流,整个活动持续2个月,效果非常明显,移动端的产量逐渐超过PC端,但整个互联网的环境是PC逐渐萎缩的,移动虽然有潜力,但电商能发挥的太有限。

在2015年整合项目的时候,我逐渐感觉到Oracle的这套技术体系过“重”,非常不灵活,所以就开始寻找能让技术体系变“轻”而且能自动化的解决方案,非常巧遇到了一支从Google出来的创业团队,做基于Kubernetes的Docker集群,我们就选择了这个技术方向,并将超过95%的应用,都迁移到了Kubernetes的Docker集群上,整个开发及运维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应用发布时间从之前的小时级提高到了分钟级,而且发布都是自动化的。就在最近的2018年3月,Kubernetes 1.10的官方发布稿里,我们锦江电商的Kubernetes应用实践与华为的内部IT应用一起被写为案例。


(Kubernetes 1.10版本2018年3月官方发布稿)

接下来,集团决定成立WeHotel,即先合并电商和HUBS1两个公司,之后是逐步和铂涛互联网合并,公司领导以及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巨变。我们也接到一个任务,就是将原来锦江之星APP、锦江礼享APP、锦江都城APP整合成为一个锦江旅行APP,APP的开发就由我们的移动团队来完成,其实我们整个团队一直有这样的愿望,希望能做一款代表锦江品牌的APP,为此,我们已经积累了多年。在APP开发的同时,我安排基础架构组和酒店开发组,重写了酒店搜索引擎,着重性能优化,Kubernetes的使用,可以使后端服务伸缩部署,灵活对应流量的变化,我给IT运维的要求是APP服务端接口要达到500QPS以上的处理能力。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一款覆盖锦江23个品牌,约5000家酒店,百余个旅游产品的全新APP–锦江旅行,在2016年12月10日正式上线,并在接下来的1年多时间里,稳定运行。这款APP汇集了我们整个团队所有人的心血、努力和这么多年来的梦想。


(集团报介绍锦江旅行APP上线的专版)

在2016年下半年,随着整合的深入,公司决定将锦江的会员和铂涛的会员合并,为此我带着会员团队,深入调研两个会员系统,基于2015年会员整合的经验,制定了完整的会员整合方案和实施步骤,但公司的决定是将锦江的会员合并入铂涛,这也就意味着电商的会员团队即将解散,Siebel系统将被停用,虽然大家都不情愿,但还是配合顺利将会员数据迁移到了铂涛,一个亿级数量的会员俱乐部形成。

2017年,公司安排我不再管理酒店、会员、移动的技术团队,让我负责旅游业务,我带着一个20人左右的团队,重新开始,构建全新的旅游自由行产品Saas平台,4月立项,6月上线,7月试运行,8月正式投入生产,到2017年底,已经可以使锦江旅游国内自由行部的日常事务与业务拓展的工作比例从7:3转变为3:7,系统的使用使他们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业务,锦江旅游还计划在2018年基于我们的系统促进他们更大的业务转型。

时间到了2018年,我突然感觉到心力的疲惫,几个公司整合带来的文化冲突,以及我们曾经推崇的价值观,在一点点的消失殆尽,我想我需要离开了。

回望在锦江系工作的前前后后8年时间,我在技术上主导或参与了CRS、网站、会员、移动、大数据、旅游的一些列系统建设,也看到了这个中国最大的酒店旅游集团的变化。但对于我,比系统建设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的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在磨练中成长,逐渐的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


(长乐路400号5楼的走廊)

很怀念和大家一起奋斗的日子,很怀念通宵加班后看到的上海的早晨,很怀念一直支持我的同事、兄弟、姐妹,大家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