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

周末2天围绕着孩子,做了2件事情,1是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幼小衔接讲座,2是宝宝参加小学的报名面试。在中国,孩子的事情可能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其中入托、入学又是重中之重了,宝宝今年下半年就要上小学了,相关的事情都要准备起来了。

幼儿园举办的幼小衔接讲座,是请了一名小学老师,通过实例讲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需要注意和准备的事情,里面有些东西我还是认同的,比如幼儿园以玩为主,学校就是正规教育了,需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并对上学产生积极的向往,同时在生活自理能力上要充分准备,比如要独立吃饭、学会打扫和整理、适应集体生活等等,毕竟学校老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在生活上细致的照顾。但后面讲到是否要先学习拼音这个问题上,我感到非常的无奈,甚至是有些愤怒,在电视上,所有的教育专家都说,在小学前不需要学习拼音,而这个小学老师却说,孩子需要在上学前学习拼音,要不然上学会很吃力,我不知道是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有问题,还是学校老师推卸本应承担的教育责任,这对于家长来说,已经是没有选择了,必须要让孩子在学前学习拼音,因为谁也不会冒这个风险(我家的宝宝已经在外面报班学习了拼音)。另外我还有个深刻的体会,老师的讲座中,所表达出来的教育理念,完全还是一种僵化的形式,和我上学的时候相比,这么多年来没有什么改变,可以预见孩子们的创造力将要被完全的抹杀了。

再说说入学面试,由于最后的面试考场是孩子单独去的,所以实际考了些什么内容从孩子嘴里不能知道全部,但确定的是有拼音和数学,这些本都是应该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的东西,都放到了学前考试,另外,在报名表上,家属栏里的父母信息,必须填写工作单位和详细职务,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要给孩子在入学前就打上身份和等级的标签。

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没有发生过本质的变化,而且现在越来越变本加厉,父母家长围绕着孩子,疲于奔波与各种课外辅导班或兴趣班,我们不幸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当孩子出生时信誓旦旦的说要给宝宝一个快乐童年,但面对残酷的现实,也不得不低头了。教育问题是一个体制问题,最终原因,还是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推卸责任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想解决,当然是可以解决的,但这是体制问题。

没办法,谁让你不幸生在了中国!

—分割线—

今天的话题有点沉重,所以没有技术话题了,调查还是上次的那个《关于饮用水》,欢迎各位参与,结果下次公布。

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共帐号:“Laoer杂谈”,搜索微信号:laoertalk,或扫描页面右侧的二维码
新浪微博:@laoer
Twitter:@laoer

留下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